新起点 “心”希望 | 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日前,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首例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术,为一例急性心梗引起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提供了生命保障。该项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填补了我院该项技术的空白,实现了我院在该领域的“零”突破。

安装临时起搏器和永久起搏器有着本质的区别。临时起搏器只是帮助患者临时渡过难关,或者作为永久起搏器的过渡方式。起搏器本身放在人体外,起搏器的电极是属于临时固定方式,通过漂浮导管值入心腔贴靠心室壁,即可完成起搏功能。
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起搏器是埋置于皮下的,电极植入心腔内,患者的活动不受影响,起搏器的电池寿命在5年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年左右,在电池耗竭之后,可以再行更换。所以安装临时起搏器和永久起搏器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然,你们会问“什么是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在这里,我给大家科普一下,临时性心脏起搏器为非永久性置入起博电极的一种起博方法。起博电极放置的时间一般在1~2周,患者的心动过缓恢复正常或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已经消除,这时就可以终止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了。
4月27日,一例急性心梗引起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被送入心血管内科,由于患者心率过慢,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心跳聚停的风险,心血管内科陈玉强主任在床边紧急为该患者植入临时性心脏起搏器电极。
穿刺、置管、放置电极、测试,一气呵成,“快看,是起搏心律!成功了!”这标志着我院首例心脏临时起搏器安装成功!
调整好各项参数后,在临时起搏器的保护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起搏器工作正常。
此次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我院首例开展的新技术,该技术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房颤所致快慢综合征等危重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心内科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又一次重要里程碑,为日后开展心内科介入手术打下良好基础,今后在适宜病人中常态化开展。